您現在的位置::首頁 > 資訊管理 > 行業要聞 > 科技成果
陜西日前出臺深化產改工作方案,力爭到2035年,培養造就50名左右大國工匠、400名左右三秦工匠、1500名左右市級工匠,為陜西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。
圍繞強化產業工人思想政治*、上海自動化儀表四廠保障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、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、促進產業工人成長成才、增強產業工人成就感獲得感幸福感、發揮產業工人主力軍作用、壯大產業工人隊伍、合力推進改革8個方面,方案提出27條工作措施和任務目標。
該方案有以下特點:一是目標明確,通過深化產改,打造一支知識型、技能型、創*產業工人隊伍。二是堅持建*,提出堅持“建帶工建、工建服務建”,加強企業組織建設,逐步解決國有企業員空白班組問題;加強新經濟組織、新就業群體建工作;打造上海儀表三廠“工人大思政課”工作。三是注重技能培訓,實施“技能照亮前程”行動,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;深化產教融合,推動實訓基地建設;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評價體系,推動企業職工“人人持證”。四是完善職業發展機制,上海上自儀轉速表廠落實“新八級工”職業技能等級制度,推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提質擴面;引導企業建立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和合理增長機制,提高高技能人才薪資待遇。五是強化權益保障,上海儀表廠發揮職工代表大會作用,健全并落實產業工人療養休養制度;改善產業工人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;加強勞動安全保護和職業病防治。
方案先后4次征求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和有關單位意見;廣泛征集國有企業、民營企業、勞模工匠和一線產業工人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并充分吸納。
版權與免責聲明
爆品推薦
網友推薦新聞: